9月20日,第十一屆中醫藥發展與科學大會在渝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黨中央主席何維,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出席并致辭。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余艷紅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國際核能院院士張勤,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陳士林,副市長但彥錚參加。
何維指出,這次大會以“新質生產力與中醫藥現代化”為主題,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踐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中醫藥產業通過科技創新、生產要素優化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等,具備催生新質生產力的強大潛力。
何維強調,要結合現代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的賦能作用,打造中醫藥現代化產業體系,釋放加速中醫藥產業綠色創新的乘數效應,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將中醫藥產業打造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何維表示,重慶中醫藥產業基礎堅實,教育、醫療資源豐富,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希望協同發力推動重慶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共同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胡衡華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袁家軍書記,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重慶發展的農工黨中央、國家部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感謝。胡衡華說,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近年來,重慶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謀劃實施中醫藥發展“八大工程”,加快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我們堅守中醫為民初心理念,加快建設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著力構建中醫藥特色診療體系;聚焦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方向,深入實施中醫藥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行動,加快培育中醫藥特色產業集群;注重中醫藥傳承創新,統籌推進中醫藥科研平臺建設,持續夯實科技人才基礎支撐。重慶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各方協作,迭代實施中醫藥發展“八大工程”,全面推進中醫藥綜合改革,不斷提升中醫藥服務和產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讓千年岐黃之術在巴渝大地煥發新活力、書寫新篇章。
余艷紅說,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我們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激發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中醫藥現代化產業新體系;注重人才資源保障,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加快數智賦能發展,打造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新優勢。重慶是全國重要的中藥產地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希望重慶將中醫藥領域的創新發展打造成為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亮點和特色。
會議期間,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中醫藥發展戰略與規劃、人工智能與中醫藥現代化、中醫藥資源全產業鏈開發與推廣應用進行了交流發言。
中醫藥發展與科學大會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為中醫藥科學領域的頂級學術論壇。大會由農工黨中央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主辦,旨在搭建一個由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學術推動的平臺,引導社會科學認識中醫藥,推動中醫藥事業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