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設在四川省針灸學校是省中醫藥管理局直屬單位。基地的主要職能是制定全省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方案,篩選培訓項目,確定培訓模式,發布培訓信息,督促各市州參加培訓。
一、設辦公室負責人1名
將基層中醫院適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列入年終績效考核負責組織各市州申報中醫適宜技術,對各項技術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考察,臨床驗證并制定技術篩選方案,考察方式和程序,臨床驗正要求等,建立專家庫,組織組織專家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推廣。具體負責每年專家督導內容、安排,與各市州中醫科建立網絡聯系,建立QQ群,微信群,根據明年工作重點及項目不同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
二、辦公室工作人員1名
外勤工作,處理往來文件,與21個市州中醫科、183個(區)縣的聯絡,內勤工作,各類文件的整理歸檔,建立文字以及圖像和電子檔案;專家庫的管理,建立專家庫文字和電子檔案;市州中醫科、縣(區)網絡管理,協同參加培訓,收集影像,統計數據,督導指導工作;參與培訓后的資料整理工作,專項經費管理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日常工作的支出。
三、培訓項目的推選與篩選
已在臨床應用,積累的病人在50例以上,技術安全,療效確切,中醫特色突出,易于推廣。主要針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經過3至5名全科中醫專家論證療效及安全性。每年選6到8個適宜技術項目培訓縣級師資。
四、培訓模式
集中培訓,基地辦每年上半年組織全省183個縣(區)參加適宜技術的師資培訓;縣級師資結合當地情況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培訓;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
臨床培訓,每年針對基層醫院的需求遴選,參加過全省集中培訓的30人至40人師資在項目來源單位進行為期一到兩周的臨床學習,更扎實的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臨床指導,每年選派副主任以上專家,根據基層醫院需要到當地醫院進行一到兩天的臨床指導,開設講座。
五、開展民族地區適宜技術技術扶貧指導
四川省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針對對口支援的國家深度貧困縣涼山州普格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每年由基地領導組或專家組成員帶隊進行一至兩次的技術扶貧,采取的方式是專家講座、教學查房、指導會診、義診等指導培訓的學員來自全縣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培訓期間基地承擔學員食宿及專家往返的全部費用。
六、督導工作
根據各年度的工作安排,2012-----2013年進行了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視頻平臺的建設聯通進行督導;2014年對中醫適宜技術推廣薄弱地區的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及開展進行督導;2015年對涼山州老九縣中醫院的籌建與掛牌情況的摸底調研;2016年至2018年對中央資金及省級資金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建設的督導工作;每年對縣(區)級中醫適宜技術的應用進行督導。
義診;2013年4月20日雅安蘆山地震基地專組織專家加入到抗震醫療隊。
七、專家論證會及總結會
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專家會,總結上年度中醫適宜技術工作,討論次年工作開展,論證培訓項目;增補2----3名專家組成員。
八、四川基地2018年對藏醫,羌醫,彝醫的適宜技術進行摸底篩選。
為進一步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優秀人才培養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今年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承辦的“四川省首屆中醫藥適宜技術技能大賽”6-8月區縣級初賽,9--10月市級比賽,11月17--19日省級決賽。大賽的目的及作用在以賽促訓、以賽促用、以賽提能,帶動適宜技術在全省的廣泛應用,為老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九、學習省外技術在全川推廣
2018邀請國醫大師賀普仁之子來川傳授賀氏針灸,2019年邀請河南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高希言講授針灸技術,
十、技術扶貧
四川省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會在面向全省的師資培訓,臨床培訓,技術指導等工作的開展與推廣中針對全省80個貧困縣采取增加參訓人員名額,加大指導力度,不定期前往貧困縣進行義診。
今年針對樂山市馬邊縣、涼山州雷波縣進行了中醫藥適宜技術的縣級及鄉鎮衛生院重點輔導,由當地醫療單位選派學員,依托基地專家庫專家所在醫院,對學員進行單項目為期一周的,一對一帶教方式,進行培訓指導,后期督導考核。要求未開展適宜技術開展起來,已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的單位新增2-3個服務項目。
四川省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利用專家庫及針灸學校的優勢資源,進一步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及技術扶貧路上的重要作用,以多種方式助力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大力提高中醫基層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