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醫藥局長工作會議日前在京召開。回顧一天半的會議日程,既有全面系統的工作部署,又有令人振奮的工作動員,還有敦本務實的分組討論和經驗交流,為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充能指路。會后,記者采訪多地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人,聽聽他們將如何落實會議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
熱議點一:
今年是“貫徹落實年”
會議強調,2020年是“貫徹落實年”,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持續深化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學習宣傳,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謀劃推進中醫藥工作,推動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落地落實。
問: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及中央《意見》印發后,各地掀起學習貫徹的熱潮,下一步將如何推動中央《意見》和大會精神落到實處?
陜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馬光輝:按照省政府安排,我們初步定于2020年3月以省政府名義召開全省中醫藥大會,學習傳達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總結部署中醫藥工作。同時,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起草了《陜西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綱,組織部分市級中醫藥管理部門、中醫醫療機構、陜西中醫藥大學相關人員進行集中編寫,分別征求了省科技廳、財政廳、醫保局等廳局的意見。目前,已形成初稿報請省政府研究,預計2020年3月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印發。
問:將如何持續加強對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學習宣傳?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董明培:我們將組織安徽省各市縣有關分管領導、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和中醫藥管理部門負責同志開展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專題培訓,加強宣傳解讀,準確把握中央《意見》和大會精神,抓住“關鍵少數”,營造部門協同、社會認同的良好發展氛圍。
問:正在啟動的“十四五”編制規劃工作中,有無中醫藥專項規劃內容?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慶鋒:從“十一五”開始,廣東一直有單獨的中醫藥發展規劃。目前,廣東正在總結“十三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實施情況,調研全省中醫藥現狀,下一步將結合貫徹落實“一法一綱要”和中央《意見》所明確的任務,合理編制廣東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
熱議點二:
中醫藥融入衛生健康工作大局
會議強調,中醫藥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要以更寬廣的視野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中醫藥助推健康中國行動上要有新貢獻,在中醫藥融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上要有新作為,在中西醫臨床協同服務上要有新進展,在中西醫人才科技協同發展上要有新提升,在中醫藥助力健康扶貧上要有新貢獻。
問:在探索中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接下來怎么做?
董明培:安徽目前初步實現了患者負擔能減輕、醫保基金可承受、中醫藥優勢得發揮的改革目標。這得益于安徽在綜合醫改試點省建設中,始終把中醫藥工作加以同部署、同推進。具體做法上,一是建立從供需雙側鼓勵中醫藥服務提供與使用的制度機制,引導患者用中醫,引導醫院參與改革;二是主動做好基礎調研和數據的分析測算,合理制定報銷范圍和報銷比例,與醫保部門充分溝通。今年將聚焦貧困縣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在31個貧困縣推進與常見病關聯的中醫適宜技術支付方式改革,通過在當地開展疾病譜調查,選取10個常見病多發病,研究相應的中醫適宜技術和基本中藥方,并將其納入醫保支付,也就是“十病十方”改革,助力健康脫貧。
問:健全的服務體系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堅強陣地,將如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和內涵建設?
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于浩: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貴州將建優省級、建強市級、健全縣級中醫醫院,力爭實現基層中醫館全覆蓋。重點建設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省級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省級中醫類醫院建成全省中醫醫療中心,爭取建成西部中醫醫療中心。縣(市、區、特區)至少舉辦1所公立中醫醫院,30萬人口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內涵建設方面,將做優做強骨傷、肛腸、兒科、皮科等中醫優勢專科專病,爭取新增一批國家級、省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鼓勵市、縣兩級中醫院開展重點專科建設,形成省、市、縣三級中醫臨床重點專科群。
問:近年來在中醫藥改革工作中有什么政策突破,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計劃?
邯鄲市衛生計生委主任周海平:此前,邯鄲在曲周縣、磁縣試點推廣“對新農合住院患者吃中藥(目錄內)全額報銷”政策,受到基層群眾歡迎。2017年,這項政策擴大到全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居民在住院期間,使用湯劑(目錄內中藥飲片)醫保全額報銷。這項工作促使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單位建立起中藥房、中醫科,夯實了基層中醫藥服務網底。目前,邯鄲正通過“國醫堂”“健康小屋”建設、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等,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下一步還將與河北中醫學院合作,開展“萬名鄉醫中醫培訓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為每個村村衛生室培養一名具有中專水平、能中會西的村醫。
熱議點三:
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會議強調,要堅持緊扣重點領域工作和關鍵環節抓好貫徹落實。堅持姓“中”特色定位,推動公立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強循證醫學研究,提升中醫藥核心競爭力;把人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擔當作為;完善政策機制,著力推進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做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貫徹的開篇布局。
問:人才工作是中醫藥事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工作,在人才工作方面下一步有怎樣的部署?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朱岷:下一步,我們將以問題為導向,聚焦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核心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針對基層人才短缺問題,將從供需兩側著手,將中醫藥人才列入緊缺人才、中醫專業作為緊缺專業,擴大基層訂單定向免費培養中醫專業醫學生規模;也將用好用足存量資源,加強培養培訓,提升能力水平。針對高層次人才緊缺的問題,將著力優化中醫藥人才成長途徑,抓好省中醫藥領軍人才和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搭建高水平的教育培養平臺,并在科研項目、學科團隊建設、重大平臺支撐等方面予以傾斜和持續支持,實施精準培育,系統培養。針對中醫人員臨床思維弱化,能力不足的問題,將突出加強中醫經典理論的學習,強化師承教育,加強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涵建設,重點強化中醫臨床思維訓練。今年將啟動實施中醫訪問學者計劃,分批選派優秀中醫人員跟從國醫大師、名中醫學習。最后還將綜合施策,從中醫藥整體政策完善著手,從教育、培養、使用、評價全過程著力,理順中醫藥服務價格,加快建立體現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評價和激勵機制,提高從事中醫藥職業的吸引力。
海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國明:2020年,海南將繼續加強優秀中醫藥學科帶頭人和技能型、應用型、服務型人才引進和培養。開展多層次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建立省級名中醫和青年名中醫評選制度,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機制。建立中醫藥師承教育培養體系,實現師承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
問:在推進中醫藥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計劃?
江西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謝光華:圍繞中醫藥強省建設目標,近年來,江西著力推動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建設,打造中醫藥創新綜合體。目前。科創城各項建設工作推進順利,其中中藥國家大科學裝置已落實科研經費5億元,重點支持中藥療效評價體系、中藥作用機理、中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等關鍵問題研究,預計總投資將達到30億元。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推進中藥國家大科學裝置的申報建設,爭取在中藥重大科學問題和產業技術前沿問題方面實現突破。與此同時,我們也將著力打造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分院等重大科研平臺,為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北京市將啟動中醫藥循證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適合北京中醫藥特點的循證研究體系,在北京地區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循證能力建設,提升各醫療機構學科優勢及專科專病循證能力,建成具有中醫藥循證臨床研究能力的技術平臺和人才梯隊,為醫保、醫藥、醫改、基層衛生服務、醫養結合等重大衛生健康政策提供循證決策依據。
問:近年來,部分省份的中醫藥管理局設立了專門處室指導中藥產業發展,中藥事業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的發展目標。在產業發展方面今年的構想是怎樣的?
于浩:下一步,我們將從中藥材種植、銷售渠道、科技支撐和品牌推介四個方面發力,著力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其中在種植端,將因地制宜優化品種布局,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把中藥材質量關,著力推廣中藥材生態種植,啟動新一輪定制藥園認定工作,力爭在2020年定制藥園規模達到20萬畝;在銷售端,重點加快中藥材現代生產流通體系建設,力爭2020年“中藥材電商平臺”建成落地,2022年全面實現省內中藥材全流程網上交易,用3~5年逐步建成全國性的中藥材電子交易平臺。